推动城市发展,安装油烟净化器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各地餐饮业发展迅猛。但由于规划不合理,以及一些餐馆、饭店没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,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备,导致油烟扰民现象频发,油烟污染已逐渐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。
家住绩溪路240号3栋楼的一位居民反映:“楼下一户人家开餐馆,在网上卖盒饭,凌晨就开始剁骨头熬汤,噪声扰民,整个3栋楼的居民都无法好好休息。白天炒菜一直延续到晚上9点,期间产生大量油烟,直接排放,严重污染空气,我母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,今年已发作两次,老人家非常痛苦。这家住户还随意排污,多次导致小区排污管道堵塞,污水横流。”
正值晚餐高峰,记者沿着城区人民巷、红星路走了一圈。沿途发现,众多餐馆中,有正规排油烟道的餐馆只占少数,大多数餐馆油烟“直排”,附近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油烟味。排风扇发出的“嗡嗡”声老远就能听到。家住七桂塘附近的侯先生说:“楼下餐馆的油烟熏人,特别是在中午和晚上的营业高峰期,让周围住户根本无法开窗。餐馆虽然都安装了抽油烟机并往下水道排放油烟,但油烟还是会从下水道口冒出,遇到雨天一些油污会随着下水道的污水外溢,影响过往路人的行走。”
这类情况在老城区的不少居民小区都存在。记者难以进入餐饮店后厨查看是否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,但从排放出的油烟来看,并不像经过净化处理的。记者采访餐饮店的工作人员,大多不愿回应记者的提问,还有不少从业人员表示“不知净化设备是什么东西”。一家餐馆的老板说:“门面房开在居民楼下我们也没办法,不能因为油烟污染我们就不营业了。”他的餐厅虽然安装了油烟净化处理设备,但仍有不少居民反映有油烟污染。据了解,一些饭店即使安装了油烟净化处理设备,有的也只是在检查时才运行。
沿街餐馆呛人的油烟味儿和夜幕降临后居民楼下食客的喧哗等问题,成了不少市民投诉的热点。油烟排放有标准净化设备难落实
多年来,“楼下门面,楼上住户”这种开发模式几乎成了众多房地产商的首选,许多开发商没有规划固定的餐饮区,没有预留专用的餐饮排烟管道,这直接导致餐馆多选址在居民密集区,与居民楼混为一体,油烟污染严重。
餐饮油烟排放有没有标准呢?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》第五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:城市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者,必须采取措施,防止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。城市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,实现油烟达标排放,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;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,致使排放的油烟对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,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,限期改正,并处以罚款。
